将自然数的集合对半分以后

根据相对论,任何坐标系都没有特殊的地位,坐标系之间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根据抽象代数,任何代数符号都没有特殊的地位,代数符号之间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在以下孤立的集合 {自然数} 中,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孪生质数猜想,看着不是很明显,不容易证明。

但是,加上另一个集合 {自然数/2}后,跨越两个集合之间(在2维的空间中观察),以上的所有猜想,看着就很清晰、显而易见了

因为在这个成比例缩小到1/2的坐标系中:

单位是:0.5

最小的质数是:1

大于1的只能被自己和0.5除得尽的数是:

n+0.5

以上的证明过程还可以启示我们:

宇宙中有数不清楚的那么多个坐标系、集合是开放、发散的。也就是说,宇宙中可以划分出无穷多个宇宙,每个宇宙中都有无穷大和无穷小,而且他们之间平行和不平行的关系是可以随时演化的。

下面言归正传,跨过2个1维的坐标系来看看前面提到的三个猜想说的是什么:

1. 黎曼猜想:在一维{自然数}中的质数,必然分布在另一维{自然数/2}的集合中。但是平移了0.5 ,也就是{自然数/2}的另一维集合中的新的“单位”,{自然数}单位的一半。

2. 哥德巴赫猜想:在一维{自然数}中,大于2的偶数,可以被表达为另一维{自然数/2}中,两个{m|m=n+0.5}的数(在两维中都是质数)的和

3. 孪生质数猜想:在一维{自然数}中的质数之间最小的间隔,不能再大也不能再小了必须等于2。因为在另一维{自然数/2}中观察是1,是{自然数}集合中的单位。而欧几里得又证明过,自然数中有无穷多个质数,所以再大的质数之间,只要有间隔最小的间隔必然等于{自然数}中的2,同时又是{自然数/2}中的1。

从另一个角度看,集合的“内”与“外”是两个不同的“维”之间的关系。因此,以上的三个猜想,也可以有别的维于维之间另外的证明方法。

除以0的科学

Science of dividing by 0

将来观、全球观

世界语:世界所有语言加起来、融合后的集合

世界民族:世界所有民族加起来、融合后的集合

大统一理论其实质,归根到底是一个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统一为一体的理论。当然,任何理论都不可能与古代同名的理论,比如:“阴阳统一”,“天人合一”的理论,保持形式和实质上的等同。人不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人已经不是那个人,而河流也已经不是那一条河流。

如果说到在21世纪量子时代以后的大统一理论相对于以前的大统一理论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这种统一以后的“一体”对内是可分的,同时对外又是离不开群体和大环境的。

在20世纪以前,人类没有家用电冰箱,也没有在天上到处穿行的飞机,没有随处可见的无线电通讯……

在21世纪以前,人类因特网没有普及,手机也不常见……

许多以前觉得不太可能的事情,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忽然一个时空过去了,就全都变成现实了。

呼风唤雨曾经被认为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情。可是在21世纪后,突然进步到了另一个时空,大家发觉风雨呼唤器在每家每户都可能出现,而且甚至还有可能在每个写字台上出现。

在人类从古以来的众多梦想中,既然飞天能够成为现实,隐身,其实也不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所有的物体都是阴和阳两个方面的统一体。

若要隐藏物体的阴影,只需要根据制造手术台上无影灯的口诀,来设计周围的背景灯光安排,就大功告成了。那个口诀就是:一个灯,一个影;多个灯,多个影;灯越多,影越淡;群灯群影,无影灯……

上面说了如何隐藏物体的阴影,若是要隐藏物体的阳面,只要像变色龙一样,按下面的设计给物体穿上一件外衣就可以了。

一面屏,一个景;多个屏,多个景;屏越多,景越隐;大隐结庐在人境……

想要面面俱到的表演者,最终将消失于无形。

在<原子|量子>物质、能量、理论、行动,大统一的世界里,也就是阴阳平衡的现实宇宙中,正所谓大方无隅,大音稀声,大器晚成、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后大统一理论的时空中,任何“一”个答案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论的答案,而是一个复杂的群论研究结果的表格式的、矩阵式的、有条件的、有前提、有上下文的答案,是“辩证的、一分为二”的答案,是“具体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答案。比如若有人问到:将来的人们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分配社会财富的时候,应该说“按资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都不是一个正确的答案。但是把所有的答案放在一起,描绘出来的景象,就能让许多人满意了,那就是:

老幼病残者 – 按需分配

年富力强者 – 按劳、按资,加权平均优化分配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或者普朗克的量能公式,每个人都有着几万到十几万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储备。若每个人充分发挥所持有的能量的话,想发动战争损害他人的话,参战者都将是最终的失败者,会不可避免地因此成为达尔文奖获得者。

而和平、自由、公平地通过正常的阴阳平衡的新陈代谢方式与外界交换卡路里的生命,将获得永生。

当有人问到圣雄甘地,他如何能够对非暴力一定能够战胜当时不可一视的大英帝国充满信心的时候,甘地回答说:当某人对某人施暴的时候,他好像在全人类的心理上,种下了一点量子意义上的仇恨的种子。当某个人做正义的事情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就会无中生有地冒出无数神秘的人物来帮助他 (When someone commits violence, he does something to the human psyche of the entire humanity. When someone works on something that is righteous and just, he will get help from people springing up,out of nowhere or from everywhere)。

人类与其在同类中以“窝里斗”的形式来掠夺财富谋生的话,不如从更低一点的生命形式,也就是从永动机中获得财富,更安全有效一些。

后人有诗赞曰:

如意弹,满天星

纵横四海 养人情

xyz 除以 0

不战而屈天下兵

真假观

Every real number is, in other perspectives, attached with an imaginary number, a history number, and many, many more numbers from other dimensions . . .

a = a + 0i + 0h + 0…

One’s body cannot exist without its environment.

没有环境就没有本体

真情报、假情报汇总在一起才是完全的情报

真新闻、假新闻都听了才算听完了所有的新闻

真实的现实、假想的现实加在一块儿形成的扩增现实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即使我们生活的宇宙中充满了虚假和不真实,我们也是可以生活得非常滋润,非常幸福的。我们可以豪迈地说: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然后从虚假中提取精神食粮,从真空中获得温饱,喝西北风也能转化成高营养的卡路里。从想象力中获得生命力。

可以说原子和量子,就是那么一个“真假”的存在的关系。而他们的存在,又是互相之间离不开的。< 原子是“真实”存在的物质(mc2=E) | 量子是虚假存在的宇宙背景辐射(E=hv) >。核强相互作用力的产生是因为:原子若没有外界的宇宙背景辐射把它压在一起的话,就散开了,不存在了。核弱相互作用力的产生是因为:量子的宇宙背景辐射若没有原子对他施加的抵抗力的话,也就延伸、压入原子,变形了。

真的和假的总是同时存在的一个统一体,这种现象也是对“测不准原理”或者叫“不确定性原理”,的一种抽象的想象。

真和假离不开,生命和周围的环境、坐标系,参照系离不开。生命过程只是一个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而我们周边生活的宇宙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是有许多、许多的宇宙,而且每个宇宙是有着许多、许多的“维”,互相影响着、感应着。

宗教观

古代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的时候,心里面就产生了神。有的古代人还用口述的方法世代相传地传下来一些传说。后来有了文字以后,这些传说会被人记录下来,有时会被某些人与历史混在一起,然后在这些传说的历史的基础上往往就产生了宗教。许多宗教中,都会产生一些“偶像”型人物。

魔术是某些聪明而有能力的人,通过巧妙的设计和技巧展示一些人们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魔术师在西方语言里面叫:“magician”,其实要深入研究下去的话,“mag-”的词头跟亚洲的(南越)“大兽”或“象”关系还挺大。

总之,无论是“偶像”还是“魔术”,都跟“想象力”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觉得运用科学来解释自然现象似乎更接近真实。而“真实使你得自由”,所以真理对人类来说是不可抗拒的。

万事皆空,无常,无厚入有间

(注释:以上这些说法都是对“全知、全能、全在”的,宇宙背景辐射的不同形式的描述)

道可道非常道

(同上解释)

真理将使你得自由

(注释:真空对周围物质的吸引是不可抗拒的)

全知、全能、全在

(注释:宇宙背景辐射,真空,以太的性质)

无论看哪个方向看,都有着阿拉的面孔

(解释同上)

宇宙背景辐射

(20世纪人类文明进步的路程碑,现代科学技术的探测结果)

单位质量=0,密度=0

(神、以太、第五元素、黑物质、悟空、如来佛、宇宙背景辐射、宙斯、雷、电、电磁场、光……的性质)

对称与不对称

简单地说:对称就是某一种形式的相等。

自对称、镜像对称、旋转对称、成比例对称……

也就是:

自己等于自己,照镜子以后等于自己,旋转了以后等于自己,成比例放大以后等于自己……

简单地说:不对称就是自己不等于自己。

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封闭体系中,或者自己非常接近自己本体的时候,“自己不等于自己”,或者说“不对称”,是不可能的。成语“原形毕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沿着“人不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思路分析,当一个物体,从一个时空走进另一个时空的时候,“自己等于自己”,也就是“自对称”,就成了不可能发生的事了。

所以变化无常是常态。永恒的坚持不存在。

或者说:道可道非常道,万事皆空 ……

这样的话语才是描述宇宙中一切现象的真谛。

既然是这样,我们现在就知道了,宇宙中的对称和不对称总是同时存在的。因为时空是一个永无止境、川流不息的河流。东方文化中把我们在宇宙中居住的最近的部分时空称为“银河”。太阳系围着银河中心的黑洞,大约每2亿5千万年左右绕一圈。也就是说,我们在太阳系中看着对称的所有的现象,若是被拿到银河系中去观察的时候就会感觉他们都不是那么对称了。

“对称”这个词中,有一个“对”字。这就说明这个概念,至少需要两个成分。成双成对才能谈对称,即使是自对称也得把自己分成两个“一半”,做到至少“一分为二”。所以对称是一个从“数论”演化到“群论”的数学概念,是一个从”singularity”演化到”duality”的物理概念,是一个从“个体”演化到“集体”的社会概念,是一个从”individuality”演化到“polity”的政治、军事概念……

当人们把自对称、镜像对称、旋转对称、成比例对称……像加减乘除,平方开方一样地进行复合运算以后,得出来的结果,也就是叠加的复合对称,往往就会被人们看成是“不对称”。

由以上的推导我们可以看出,“不对称”来源于“对称”。

因为负负得正:

我们又可以推导出“对称”的起源是“不对称”。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除法,做为一个成比例对称的运算方法,有着一个“比例”的“比”字。当人们比较“投资”与“回报”,“付出”与“收获”,心里面梦想、期盼着“一本万利”,“或者不劳而获”的时候,就要运用到÷0的科学。按照前一章所描述的计算结果:x,y,z……÷0= y,z,x ……一根坐标轴上的数÷0的结果,得到另一根与之垂直相交、线性无关的坐标轴上去找。

也就是说,想要进行“从无到有”或者“无中生有”的不对称运算的话,在一“维”中的运算,结果得到另一“维”中去寻找。虽然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测不准的未知数,但是控制得好的话,也可能有一个令人惊喜的效果。

内 和 外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哥白尼 伽利略 牛顿都认真地研究过一个运动着的交通工具中向上抛的球,向下落的轨迹。在交通工具的内外的观察者对球的轨迹的描述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对科学发展的“大统一理论”的革命的伟大进程的贡献,无一例外都是从建立“内和外”的参照系统开始的。

将数论研究的矩阵向量空间改为群论研究的矩阵向量时空。当我们将研究物体(object)的自然科学研究,对偶成研究群体(polity)的社会科学时,就不难发现:伊拉克战争,螳螂谱,脱欧,香港骚乱……这些社会现象出现时,世界人民对于“民主”的理解中,到底谁是无辜的受伤害的大多数人民的理解,有着一个强烈的“内和外”的差异。

想一想从中世纪到今天,交通、运输、通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还是国父孙中山说得好: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物质观

All substances come out of emptiness.

有无相生。所有的一切,来源于“参照”和”比对”。

物质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这是20世纪以后,人们才开始逐渐意识到的。相对论提到的所谓“时间的拉伸”(dilation of time) 和“空间的压缩” (contraction of distance),就是在告诉人们,宏观世界能观察到的物质,其存在和其所在,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被很准确地定义的。换句话说,我们能观察到的所有被认为是真实的,都包含着虚拟的成份。

按照道德经中,“有无相生”的说法,正所谓“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宏观世界中的所有物体,在实验室中的观察现象,都应该是符合测不准原理的。

当然,如果你要告诉今天绝大多数搞科研的科学工作者们他们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测不准的,他们会跟你急。尤其是不研究量子科学的人们,更不相信测不准原理。

可是正像“地心说”变成“日心说”那样的历史进程一样,一个更接近真相的理论,在提出来以后,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人类社会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许多理论需要的只是一个提醒。之后,大家会感觉到日常生活中被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之越来越符合。

关于宏观现象中的所有物质的测不准原理,其实在人类历史中一直有人不断地在提出、讨论和证实,然后接受。

“飞箭不动”的佯谬的提出,证明欧洲人很早就观察到了一个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是不可能同时测量到100%地准确的。后来哥白尼、伽利略、牛顿所观察到的和讨论过的在一艘艘航行的交通工具中,运动的物体上抛、下落、静止、位移的轨迹,都变相地阐述了测不准原理。

内部孤立地看:真实的、静止的

外部全面地看: 虚空的、变化的

用爱因斯坦的话说:It’s all relative. The results of measurements are dependent upon the reference frame sets of the individual observers.

用中文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许多人认为“阴阳”、太阳和月亮应该是宏观现象。可是相对地来说换一个坐标系,在银河系以致广阔的宇宙范围来看的话,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一切都是在一个相对的微观世界中 – 苦海无边,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一个小小的“一乘”交通工具之中。

几千年来我们对身边的物质的测不准原理一直怀着一种,“百姓日用而不知”“阴阳不测之谓神”的态度。